國穀偸竊
肅宗四十五年, 備局達曰, “因洪州牧使李廷濟上書, 凡色吏之偸竊國穀者, 隨其多寡, 定其罪犯, 雖至於死, 斷不容貸。 而旣勘一罪之後, 則勢不可不蕩滌, 如是定式, 則一族免橫侵之患, 國穀無耗縮之弊。 依此擧行, 似合事宜, 他道一體分付, 何如?” 令曰, “依準。”
重補今上六年, 以摠戎廳逋欠草記, 傳曰, “取見續大典, 典守穀物虧欠條, 斷例有曰, ‘米七十石以上, 該官削職, 庫子爲奴, 吏屬杖流。’云, 元無竝與監·兵使論罪之文焉。 惟此該營逋穀, 一則管城穀也, 一則禁倉穀也。 城有城將, 倉有倉監, 律文中設官云云, 政擬此輩, 而草記中, 此一款, 未免見漏, 更爲論理稟處。” 曹草記, “禁倉前書員全尙義所逋一百四十石, 管城所前庫子韓雲瑞五十三石, 韓龍瑞四十四石, 各杖一百流三千里照律, 前庫子韓益良二十二石, 杖一百徒三年照律, 前執事崔鎭翰十五石, 杖一百照律。 續大典, 該官削職, 削職之律, 例爲比擬於奪告身, 而奪告身, 例有決杖, 以此傍照, 杖一百收贖。 前庫子李命厚所逋四十三石零, 本律杖一百流三千里, 若於此加等, 則罪至一律。 續大典, 庫子, 米七十石以上, 絶島爲奴, 四十石以上, 杖一百流三千里, 李命厚, 依此傍照, 比律加等, 以絶島爲奴施行, 何如?”上曰, “依爲之。”
重補十二年, 東萊府使李敬一狀本, “釜倉逋欠米木, 今已畢捧。 而至於孫處大·金鼎弘·安處宅·孫潤大·文錫豹等諸吏, 恣意偸弄於給倭之物, 積年作奸之狀, 罪固罔赦, 亟施一律。”云。 曹回啓, “令道臣具格啓聞。”云。依允。 己酉, 因道啓結案取招, 曹回啓, “報議政府詳覆。”云。依允。 庚戌, 別諭內, “大抵監守自盜, 四十貫以上, 斷以一律者, 法典所載。 今之萊府逋吏, 則最小者卽潤大, 而二百七十餘石, 米以錢計, 贓恰滿一百貫, 較諸法文, 幾爲三倍, 況邊上重地下納公米乎。 無論千石·二百石, 一幷懸首萊府, 然後可振邊上紀綱。 然朝家用法所貴, 懲一礪百, 未必殄滅而後, 可以立威。 若欲懲一人而礪百人, 則勢將區別其石數, 以最多者一人爲歸, 此非謂於其間有首有從, 亦非謂最小者不犯一律, 特於五人中分多少而言也。 處大一漢外減死, 或不至大段失刑, 五百石以上逋吏鼎弘·處宅, 減死, 濟州爲奴, 二百石以下逋吏錫豹·潤大, 嚴刑三次, 永屬卿營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