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契信使所持國書見信使條。
書契者, 卽歲遣船及差倭所持來者也, 皆馬島太守主之, 而歲遣船中, 以酊菴·萬松院二書, 則二僧自主之。有抵禮曹參判·參議者, 正郞·佐郞者, 東萊·釜山者, 詳見上文歲遣條。凡答書, 皆令承文院撰出, 故倭書至, 則輒下承文院因藏焉。獨差倭事急, 萊府未捧書契之前, 先以謄本, 馳啓承文院。據謄本先至者裁答, 而遂藏謄本, 故原書契至, 則〈相準而已〉。但自崇禎以前書契, 皆失於兵火, 惟信使時國書, 略見於諸書及使臣日記而已。今承文院謄錄所載書契, 乃丙子以後所裒也。有書則必有別幅進上, 禮曹卽照數收捧以進, 回禮則禮曹·戶曹兩郞同坐, 踏兩曹照印, 封付出使譯官。贈給亦同。其目詳見上文歲遣條。
書契外面內面排字排行, 合衿着圖書式, 與信使條所載同。歲遣船二十一船及差倭書契, 皆云奉書朝鮮國禮曹大人閤下, 抵東萊·釜山, 則云東萊·釜山兩令公閤下, 日本國對馬州大守拾遺平某謹封。詳見信使條。內式同。以酊菴, 則云日本國對馬州瞎臚山以酊菴, 內云和南奉啓, 萬松菴, 則云日本國對馬州鍾碧山萬松院。內云誠恐和南上覆。皆着我國所賜圖書。島主圖書, 刻其名。萬松·以酊, 皆刻其寺號三字。我國答書亦如之, 所着圖書, 刻禮曹參議之章六字。答大差倭, 則用參判之章。彼我書中所用字句, 皆有定規, 未嘗違越。詳見下違式條。但差倭書辭, 則隨其所幹略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