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征
高麗元宗時, 元發兵, 與高麗軍合往征日本, 僅入一歧島而止。我朝往征者, 再而亦不能過對馬島。至若日本地方, 則邃古以來, 不受外兵。人徒以爲隔海之故, 殊不知其地勢之得便也。近人倭人所著文字, 其日本地勢論曰, 本邦在海中, 形似琵琶, 東北倚山, 地廣而平陸也, 西南溟海也, 狹而曲折也。惟西南一隅九州, 近于東吳及朝鮮, 而隔海數千里。若延布南北, 與中華對峙, 則必不能獨立。此非士民之力, 得地勢之宜也。其言甚明, 至如金副使世濂所見日本年代紀曰, 神應二十二年, 新羅兵, 深入至明石浦, 日本人請和, 刑白馬以盟, 赤間關之東, 尙有白馬塚云者, 不見於我國史, 未可知其有無也。
太祖五年丙子, 遣都統處置使金士衡·都兵馬使南在, 征一歧對馬等島。上出南門外餞之。明年正月, 還師。事見於南氏家乘者如此, 他未有可據。
世宗元年己亥五月辛亥, 忠淸道觀察使鄭津馳啓曰, 初五日, 倭船三十二艘, 猝入庇仁縣都豆音串, 萬戶金成吉, 醉不及備, 賊奪我兵船七艘, 焚之。我軍死者太半, 成吉中槊, 泅水而免。其子倫, 射賊殪三人, 顧見其父墮水而爲死, 遂投水而死。賊登陸, 庇仁縣監宋虎生逆戰, 乃以兵小, 退保邑城。賊圍之數重, 自辰至午幾陷, 知舒川郡守金潤·藍浦鎭兵馬使吳益生, 率兵相繼而至, 與戰各斬一級。虎生亦出城戰擒一人, 賊解圍而去。上王卽以摠制成達生, 爲京畿·黃海·忠淸道水軍都處置使卽今之水軍節度使。, 上護軍李恪爲京畿水軍僉節制使, 李思儉爲黃海道水軍僉制節使〔水軍僉節制使〕, 前摠制王麟爲忠淸道水軍都節制使, 海州牧使朴岭兼黃海道兵馬都節制使卽今則兵馬節度使。, 命上護軍趙菑, 莅鞫成吉戰敗之罪誅之。以都節制使金尙旅不及救援, 削其職, 散軍防禦。又命以平道全爲助戰兵馬使, 率其屬倭十六人赴之, 道全本日本國人也。丁巳, 黃海道觀察使權湛馳啓曰, 本月十一日, 助戰節制使李思儉與萬戶李德生, 以兵船五艘, 候賊於海州延平串。賊船三十八艘, 乘霧暗進圍, 且言我等, 將向中國, 因糧絶至此, 若獲糧, 我當去。頃日都豆音串之戰, 汝國人先擊, 故我不得已而應之耳。思儉遣吏, 遺以米五斛·酒十甁, 賊拘吏加索米, 思儉遣鎭撫二人·船軍一人, 遺米四十斛。賊還吏及鎭撫, 又拘船軍成達生。以京畿兵船阻風, 乃乘傳而往, 故未及救援。朴岭馳啓曰, 尹得洪·平道全等, 期與處置使會於白翎島在長淵縣西海中。夾攻之。十八日, 得洪, 以兵船二艘先至, 遇賊船二艘戰, 道全斬三級, 擒十八人, 其餘皆溺死。得洪遣軍官朴岭忠〔朴英忠〕, 同道全來獻俘馘。上王命賜道全鞍馬, 英忠弓矢。前此道全, 潛通于對馬島云, 朝鮮待汝等寖薄, 若侵掠邊郡, 恐動之, 必待之如初。至是得洪來啓曰, 道全自以日本人, 不肯盡力。臣先與賊已敗, 道全乃始助之。上王命安置道全于平壤, 又命義禁府, 鞫成達生·李思儉·李德生緩師之罪, 流達生于連山, 收思儉·德生職牒, 充黃海道水軍。戊午, 上王與上, 召領議政柳廷顯·左議政朴訔·右議政李原·禮曹判書許稠等, 議征對馬島便否。僉曰當待賊還而攻之。兵曹判書趙末生獨曰, 可乘虛擊之。上王曰, 不如乘虛伐之。虜其妻孥, 還師巨濟, 邀賊歸路, 奪其船焚之。商販來者及朝來者, 竝皆拘留, 苟有逆命者, 剪除之。其九州倭人, 毋令拘留驚動, 卽命長川君李從茂爲三軍都體察使, 將中軍, 以禹博·朴成陽·黃蒙爲中軍節制使, 柳濕爲左軍都節制使, 朴礎·朴實爲左軍節制使, 李之實爲右軍都制節使, 李蕆·李順蒙爲右軍節制使, 發慶尙·全羅·忠淸道兵船, 約以六月初八日, 竝集見乃梁。在巨濟縣西三十里海洋渡涉處。庚申, 上王, 命朴礎·禹博先往整點忠淸·全羅道兵船士卒器械。壬戌, 李從茂等辭, 上王與上, 親餞于白沙亭。甲子, 上王, 以領議政柳廷顯爲三道都統使, 參贊崔閏德爲三軍都節制使, 舍人吳先敬軍資正, 郭存中爲都統使從事官, 司直丁艮·金允壽爲都節制使鎭撫。乙丑, 崔閏德辭, 上王賜弓矢。己巳, 柳廷顯辭, 上王與上, 幸漢江亭餞之, 上王賜鞍馬·弓矢, 上賜衣帽及靴。六月甲戌, 崔閏德至乃而浦卽今薺浦, 在熊川縣南五里。嚴兵捕倭人之到浦者, 分置內邑, 誅其頑兇平望古等二十一人, 望古, 道全之子也。丁丑, 柳廷顯馳啓曰, 倭人到諸浦者, 除九州節度使者外, 悉捕之, 分置諸邑, 摠五百九十一人。其被殺及投水自死者, 一百三十六人, 被虜漢人六名。庚寅, 李從茂, 率九節制使, 發巨濟。兵船摠二百二十七艘赴征, 諸將以下軍官及傔從六百六十九人, 甲士·別牌·侍衛牌·營鎭屬及募强勇雜色軍·騎船軍一萬六千六百一十六人, 摠一萬七千二百八十五人, 齎六十五日糧以行, 至海中, 阻風, 還泊巨濟。壬辰, 李從茂, 復發船向對馬島。我師十餘艘先至, 賊望之以爲島人, 從中國還, 持酒饌以迎。俄而大軍繼至泊知浦, 賊皆遁逃。唯五十餘人戰, 戰乃悉棄糧儲資産, 走入險阻。我師先遣投化倭池文以書諭, 都都熊瓦不報, 乃分道追攻, 奪賊船百二十九艘, 取二十餘, 餘悉焚之。又焚賊家一千九百三十九戶, 前後斬首百十四級, 擒二十一人。芟夷禾, 獲被虜漢人男婦百三十一人, 漢人云, 島倭迫於倉卒, 人持斗糧而走。諸將聞之, 以爲久違, 則必餓死, 遂置柵於訓乃串, 遏賊往來之衝, 以示久留之意, 遣偏將, 又焚其家六十八戶, 船十五艘, 斬賊九級, 獲被虜漢人男婦十五名·本國人八名。李從茂進至尼老郡, 欲與一戰, 令三軍分道督左右軍進戰。賊請兵于一歧上松, 據險設伏而待。朴實先與賊遇, 見兵少, 欲乘高而擊之, 伏發突前, 我師不利, 偏將朴弘信·朴茂陽·金該·金熹等戰死。實收兵上船, 賊追擊我師。戰死及墜崖死者, 百數十人。李順蒙偏將金孝誠, 亦遇賊, 力戰拒之, 賊乃退, 中軍竟不下船。都都熊瓦, 恐我師久留, 奉書乞退師修好, 且曰七月之間, 恒有颶風, 大軍不宜久留。七月丙午, 李從茂等, 引舟師還泊巨濟。上王命上護軍吳益生, 齎宮醞, 往慰諸將。己酉, 上賜李從茂等爵級, 又賜陣亡將士米豆各有差。八月癸酉, 柳廷顯還。丙子, 李從茂等還。壬午, 上王與上, 親宴東征將士, 定軍功三等, 遍賞僉節制使以下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