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
今上七年癸卯兵曹參判柳義養, 請復常平倉, 疏曰, 常平之法, 昉於周官委人之職, 而歷代行之, 曰平糴, 曰常平, 曰義倉, 曰和糴, 其實一也, 竊計都城五部內人丁, 男女竝二十萬一千七十三口, 每口一日食一升, 則一年爲二石六斗, 以一口一年二石六斗計之, 二十萬一千七十三口之一年食當, 爲四十八萬二千五百七十五石三斗。一年內民食極艱之時, 自二月初一日至七月三十日爲半年, 每一口之半年食以一石三斗計之, 則合爲二十四萬一千二百八十七石九斗。八道糶糴摠數, 臣固不能詳知, 而以十年前所在元會付考之, 則米爲二百九十六萬八千六百四十四石, 皮雜穀爲五百二十八萬九千九百六十一石, 幷八百二十五萬八千六百五石。就各項米條中, 限五十萬石, 移劃京倉, 而京倉移入以後, 使有司之臣, 親審發賣, 而每一石折價四兩, 永爲定式, 勿論男女老少, 入錢如數者, 隨卽出給, 但錢必滿四兩, 米必用全斛, 無得以畸零之數, 紊亂簿書, 其有願買二石以上者聽之, 無過二十石, 米廛時直與發賣定式價相等, 不必發賣, 限半年食二十四萬一千二百八十八石發賣而止。留庫者, 又爲嗣歲之半年食有餘, 凡發賣錢爲九十六萬五千一百五十二兩, 隨米出之多少, 以此數待秋成, 貿米以入, 而每石準價四兩, 亦永爲定式, 俾知朝廷無一毫征利之本意。勿論遠近貴賤, 有納米一石者, 隨卽給價四兩, 內而諸衙門, 外而各營門, 欲以米作錢者, 公移往復, 以爲換用之地, 其有貢人及米商, 願納米受錢者, 聽之, 但切勿先授錢而後責米, 以起紛亂。有司以開倉納倉日字及米錢, 用遺在文書, 報于備局, 則大臣啓請發遣戶曹堂上, 或摘奸或反庫, 考其斗斛, 覈其虛實云云。備局啓目, 常平之法, 不必遠引周官, 祖宗朝已行之制, 可見於經國大典, 而規模節目, 文獻無徵。今若考之於移附賑廳之後, 則歉年之減價發賣, 卽其遺制, 而但以今穀簿, 何處得來五十萬石米穀? 設令辦備一船容載, 多則千石, 少不下三四百石, 以此計之, 當備七八百船隻, 以今船政稅穀裝運, 尙患不足, 何處得來七八百數船隻乎? 大抵外方則糶糴之穀, 平時爲農糧, 荒年爲賑資, 而京師則備荒一路, 專靠賑廳。若使賑廳, 常有餘裕, 時値大歉, 間行減價發賣之政, 則穀價庶不至一向騰踊, 無常平之名, 而有常平之實矣。賑廳儲穀之道, 令有司之臣, 從長商確, 漸次鳩聚, 何如? 傳曰, 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