탁지지度支志

책별 상세검색
전체검색
문자입력기
검색조건
기사제목
문자입력기
기사내용
문자입력기
대상기간
일 ~
자료 범위
상세검색창 닫기

탁지지 목록



事實
太祖元年壬申七月, 侍中趙浚上箋略曰, 殿下置科田於京畿, 以優士大夫, 置軍田於州郡, 以養師徒。以至鄕吏·津院, 皆給之田, 田有定制, 國有成制, 兼竝絶而億兆之田宅定, 賦斂薄而鱞寡之衣食足, 捧祿厚而廉恥行, 倉廩實而國用足矣。
二年癸酉, 起河崙觀察京畿左道, 崙以民戶墾田多少, 定賦役, 諸道皆效之, 遂爲定制。
太宗十五年乙未, 上曰, 予欲行三十稅一之法, 禮曹判書鄭易以爲不可。此古聖王遺制, 而易不肯。以此知宰相須用讀書人。
世宗三年辛丑, 議政府啓請行貢法於忠淸道, 上從之。
十九年丁巳, 本曹啓曰, 遠稽古制, 近察時宜, 較數歲之中, 成一代之法, 略倣任土則〔辨〕壤之制, 先定諸道土品爲三等。慶尙·全羅·忠淸三道爲上等, 京畿·黃海·江原三道爲中等, 咸吉·平安二道爲下等。又據上中下三等, 仍分田品, 以各道與田品之等第, 定收租之數。上等道上等水田一結糙米二十斗, 旱田一結黃豆二十斗, 中等水田一結糙米十八斗, 旱田一結黃豆十八斗, 下等水田一結糙米十六斗, 旱田一結黃豆十六斗。中等道上等水田一結糙米十八斗, 旱田一結黃豆十八斗, 中等水田一結糙米十六斗, 旱田一結黃豆十六斗, 下等水田一結糙米十四斗, 旱田一結黃豆十四斗。下等道上等水田一結糙米十六斗, 旱田一結黃豆十六斗, 中等水田一結糙米十四斗, 旱田一結黃豆十四斗, 下等水田一結糙米十二斗, 旱田一結黃豆十二斗。濟州田, 無分等第, 水田一結以十斗爲定。其中全陳之田·川反浦落之田及一戶所耕全損者, 令田主來告, 守令親審免稅。元籍所錄水田旱田, 後雖互相反耕, 改量之前, 勿許更審, 皆從元籍收租。加耕之田, 守令每歲親審, 續錄田籍。無故二年全陳者, 許給他人。如有陳損川反, 審檢不實, 加耕田, 不爲續錄守令, 糾理以法。此則古者什一之法, 而夏周錯出他等視年以斂之遺意也。歉年或似稍重, 豐年所收旣輕, 則亦可以此償彼, 以此定爲恒式。
二十五年癸亥, 召左議政黃喜·右議政孟思誠·贊成河演等議貢法曰, 各道田品 先分五等, 結負束把, 改作頃畝步法, 以收九等之租。黃喜·孟思誠曰, 收租之隨損給損, 萬世之良法, 占膏腴者, 率多富强, 占瘠薄者, 類皆貧乏, 若依戶曹所甲貢法, 則富者之幸, 貧者之不幸, 況咸吉·平安道田稅, 旣減於他道, 今又減之, 如有軍旅凶荒, 無以支當矣。河演曰, 山川風氣各異, 五穀之生不同。如慶尙·全羅沿海水田, 種稻一二斗, 所出或至十餘石, 一結所出, 多則逾五六十石, 小不下二三十石, 旱田亦極膏腴, 所出甚多。京畿·江原道依山州郡, 則雖種一二石, 所出不過五六石, 不可以一體收租。自前朝, 只以上中下三等定制, 將農夫手二指計十爲上田尺, 二指計五三指計五爲中田尺, 三指計十爲下田尺, 六尺爲一步, 三寸四方周廻爲一負, 二十五步爲一結, 而其收租, 則皆取三十斗, 三等之田, 差定不遠。且上等之田, 惟慶尙·全羅等道, 於千結僅有一二結焉, 中田, 於百結亦有一二結焉, 其餘各道, 只有中田, 亦於千結僅有一二結焉。不分地之膏瘠, 皆以下等之田打量, 有違古制, 每當損實之際, 任意給損, 亦爲未便, 乞依禹貢之制, 差遣使臣, 分其燥濕·膏瘠, 定爲九等, 而曾量上中田, 竝以下田尺, 改量付籍。而收租之法, 用元典所載旱田·水田一結, 收租三十斗之數, 上上田則收租三十斗, 上中田二十五斗, 上下田二十斗, 中上田十七斗, 中中田十五斗, 中下田十三斗, 下上田十斗, 下中田七斗, 下下田五斗。京畿, 直隷王都, 徭役煩劇, 以禹貢冀州之例, 每除一等, 以尊京師。各道如遇水旱風雹之災, 則監司審其分數以啓, 遵朝廷給損之法, 特旨給損, 以爲恒式, 則庶合大禹制貢之義矣。
議政府詳定條件
慶尙·全羅道上等官上中田一結二十斗, 下田十七斗, 中等官上中田一結十九斗, 下田十六斗, 下等官上中田一結十八斗, 下田十五斗, 忠淸·京畿·黃海道上等官上中田一結十八斗, 下田十五斗, 中等官上中田一結十七斗, 下田十四斗, 下等官上中田一結十六斗, 下田十三斗, 江原·咸吉·平安道上等官上中田一結十七斗, 下田十四斗, 中等官上中田一結十六斗, 下田十三斗, 下等官上中田一結十五斗下田十二斗。今詳定量田尺數, 上中田地品不相遠, 尺數亦不頓異, 故上中收租同科, 其來已久。下田尺數其多, 因其瘠薄陳損, 當以下中田爲同科。以下田差減。陳田, 守令受狀覆實, 隨時起收之。如有災傷, 監司啓聞, 遣使覈實, 分數量減
二十六年甲子, 更定結法。其制先據舊制五十七畝之結, 而審定每等所出之數, 上上年一等出皮穀八十石, 二十而取一, 其稅三十斗, 畝收五升二合六夕有奇, 二等出六十八石, 其稅二十五斗五升, 畝收四升四合七夕有奇, 三等出五十六石, 其稅二十一斗, 畝收三升六合八夕有奇, 四等出四十四石, 其稅十六斗五升, 畝收二升八合九夕有奇, 五等出三十二石, 其稅十二斗, 畝收二升一合有奇, 六等出二十石, 其稅七斗五升, 畝收一升三合一夕有奇, 據此之數, 推而計之, 更以二十斗同科定結。一等田三十八畝, 二等田四十四畝七分, 三等田五十四畝二分, 四等田六十九畝, 五等田九十五畝, 六等田一百五十二畝。上上年之稅二十斗, 上中年十八斗, 上下年十六斗, 中上年十四斗, 中中年十二斗, 中下年十斗, 下上年八斗, 下中年六斗, 下下年四斗。一等結積周尺二十二萬八千尺, 二等三十二萬五千二百尺, 四等四十一萬四十尺, 五等五十七萬尺, 六等九十一萬二千尺。開其方數, 百分取一, 定爲每等量尺之長。一等尺周尺四尺七寸七分五釐, 二等五尺一寸七分九釐, 三等五尺七寸三釐, 四等六尺四寸三分四釐, 五等七尺五寸五分, 六等九尺五寸五分。尺有長短, 而皆以實積, 百尺爲負, 萬尺爲結。
三十年戊辰, 上問貢法踏驗便否, 敬差官金叔滋上書曰, 上中田之結負多, 下田之結負少, 上田一結之稅二十斗, 中田十八斗, 下田十六斗, 已駸駸于後世, 什取其二也。臣願以周制之尺, 改量水田·旱田, 不使上中之結負爲多, 下田之結負爲少, 當如夏禹氏分九等之品, 俾爲多少之錯出, 以是爲差, 如有天災, 可損者損之, 可免者免之, 則田制定而賦斂平矣。
三十二年庚午, 本曹具貢法可否之議以啓, 三品以下時行二百五十九人·前銜四百四十三人等以爲可, 三品以下時行三百九十三人·前銜二百十七人以爲不可, 前兵曹判書趙末生·前判決事黃子厚等以爲, 我國土地瘠薄, 山溪險阻, 助·徹之法, 勢不可行也。今稅其私田而什一者, 是祖三代貢法之遺意也。我太祖龍興, 令民之失農者, 納狀於官, 而官吏就審納狀之田, 減其稅。然民之有故者, 或失納狀之期, 則不免收稅。太宗深知其然, 依成周司稼之官巡野觀稼之法, 巡審都田, 隨損給損, 而損實失中, 終無實惠。朱子曰, 周時鄕遂用貢法, 都鄙用助法。下及歷代, 漢之限民名田, 唐之租庸調, 是亦各因時宜而制之也。今之貢法, 亦今日之可行也。
仁祖五年丁卯, 吏曹參判趙翼疏曰, 田稅法, 每結下則四斗, 中則六斗。一結之地, 可種稻三四十斗。土沃年豐, 則可出穀四五十石, 常田中歲, 則可出二三十石, 土瘠年凶, 則或不滿一二十石。以常田中歲計之, 則一結四斗, 乃四五十分之一也。今此田結所賦, 皆以米布, 中外需用, 以此分之, 又有餘儲, 而其取之之數, 則比什一爲輕矣。何者一結所賦十六斗, 而輸運之價在其中, 竝田稅三手糧則二十餘斗矣。一結一年所得, 常田中歲可二三十石, 則二十餘斗之米, 實不能十分之一矣。其斂豈不輕哉? 頃年一結應役之數多者, 木綿二十疋, 米至百數十斗。當此之時, 民猶支保, 今所賦至於二十餘斗, 則其在於民間者, 不亦多乎? 以百官所食言之, 則京官雖大臣其祿不多, 外官州郡殘者, 或不足以給妻子, 富者一年所用, 或至累千石。夫均是邑宰, 而獨使享累千石, 何哉? 臣竊按四道田結, 以戊午時起計之, 四道凡三十五萬餘結。京師及四道一年支用之數, 不過二十萬石, 而四道所賦之米三十七萬餘石, 輸運之價在其中, 則入於官者, 實可三十二三萬石矣。然則一年所餘, 當至十二三萬石矣。臣竊以謂, 後日量田所得, 雖至五十萬結, 所賦都數要使不過三十五六萬石, 則每結可以減其斗數, 如是則其賦益輕矣。
맨 위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