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
太宗三年癸未, 慶尙道漕船三十四艘, 沒于海中。上曰, 責實在予, 是驅人就死地也。米不足惜, 死者何罪? 右代言李膺曰, 陸輸之難, 甚於水運。上曰, 牛馬之勞, 不猶愈人之死乎?
孝宗五年甲午八月, 本曹啓目, 船隻致敗, 實由於發船失時, 裝載過重。今此善山等三邑守令罷黜, 沙格及不騎船監官嚴刑啓聞, 何如? 傳曰, 允。今後漕船不及期發送守令等, 論以奪告身律。
英宗四十六年庚寅二月, 掌令鄭彦暹所啓, 近來稅船, 沙格暗地偸食, 潛開水桶, 使之自沈。請自今地方官親審, 非大洋致敗沙格渰死者, 沙格, 絶島充軍, 穀物, 船主擔當代納, 何如? 上曰, 依啓。
今上十年丙午二月, 通津府使李喆運所啓, 昨年本府境致敗茂長縣拯太一百四十七石, 屢日沈水, 民不願受, 不得已勒分矣。今將責納, 而呼訴畓至。係是民隱, 故敢達。上曰, 特爲蕩減。
同年八月, 京畿監司徐有防所啓, 漕稅致敗船格, 元無自臣營親執推覈之事, 而曾於庚子年, 因一番特敎, 始爲親覈。其後仍成前例, 爲弊多端。臣意, 則若非多數, 未拯跡涉故敗者, 則依前例, 自敗船地方官擧行, 恐合便當矣。上曰, 依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