탁지지度支志

책별 상세검색
전체검색
문자입력기
검색조건
기사제목
문자입력기
기사내용
문자입력기
대상기간
일 ~
자료 범위
상세검색창 닫기

탁지지 목록



度支志外篇卷之十八
經費司
經用部
經費
傳敎
世宗二十八年丙寅, 下書議政府曰, 有田則有租, 有身則有庸, 戶調亦然, 取民有制, 錦川君朴訔, 請依唐租庸調法, 略定制度, 未卽施行, 予謂斂民無節, 則秦之箕斂, 唐之進奉, 由此而起。當依租庸調法, 量時宜, 加減其數, 則民志有定, 用度有節, 而官吏貪汚者, 亦不容其姦矣。
仁祖反正初, 設裁省廳, 上供經用, 悉從儉約。敎曰, 民惟邦本, 食惟民天, 視之如傷, 使之以時, 雖山陵之役·勅使之需, 毋使責辦民間, 取各司所儲米布, 以用之, 亦以內府之物, 助其費。
英宗二十五年己巳, 命刊度支定例, 御製卷首曰, 今者釐正意, 蓋深矣。若無此擧, 何以知滲泄之如此哉, 依此印本, 以備後考, 若或有復請復舊者, 度支之臣, 將此下敎以奏, 施以制書有違之律。噫, 此乃爲國深計, 爲嗣王者, 其敢忽哉。
항목 상세보기 원본이미지
分劃恒式
廣興倉, 掌百官實職·軍職頒祿, 一年大米一萬九千二百石, 大豆一萬八百石。, 內需司, 年例輸送。大米一千二百七十八石, 大豆七十七石。
軍資監, 掌雜職散料·各衙門將校員役料, 一年大米二萬四千大豆一萬三千石, ○田米一千二百石, 八百石。, 內需司年例輸送。大米一千七百八十石。
別營, 掌訓局將官軍兵放料·馬料·大豆及訓局兼司僕加料, 一年大米四萬一千三百四十石, ○田米二百五大豆九千七百石十六石。
別庫, 掌各衙門員役散料, 兩西貢物, 元貢不足, 別貿易價, 一年大米一萬六千八百四十石, ○田米二千二百大豆四千四百四十石, 四十一石。
豐儲倉, 掌內官頒祿·年例賜米, 一年大米四千五百五十三石, 大豆一千四百四十石。
養賢庫, 掌居館儒生供饋, 一年大米九百七十二石, 大豆二百九十七石。
典牲署, 掌留養祭享犧牲料, 一年大米一百八十石, ○大豆一千七百十六石。
司僕寺, 掌留養馬料, 一年大豆二千七百六石, 田米五百十三石。
一年應下, 大米十一萬一百四十三石, 大豆四萬二千七百四十六石, 田米四千八百十石, 每年分劃時, 考各倉遺在, 或有加減別下, 不在此限, 錢·綿布應下, 臨時推移, 無恒式。
항목 상세보기 원본이미지
捧稅事例
慶尙道二十二邑河陽·○淸道·○永川·○新寧·○軍威·○義城·眞寶·○居昌·○義興·○英陽·○開寧·○金山·○靑松·○安義·○陜川·○三嘉·○慶山·○智禮·○慈仁·○彦陽·○咸陽·○山淸。, 忠淸道九邑黃磵, ○報恩·○懷德·○永同·○懷仁·○鎭岑·○文義·○沃川·○靑山。, 全羅道一邑茂朱。, 竝以山郡, 田稅作綿布上納。江原道十三邑通川·○蔚珍·○高城·○歙谷·○三陟·○襄陽·○江陵·○平海·○平昌·○旌善·○金化·○平康·○杆城。, 田稅米大豆, 竝作布上納。黃海道十五邑新溪·○谷山·○安岳·○信川·○遂安·○瑞興·○黃州·○文化·○豐川·○鳳山·○載寧·○長淵·○長連·○松禾·○殷栗。, 慶尙道十二邑安東·○尙州·○聞慶·○醴泉·○咸昌·○比安·○龍宮·○奉化·○豐基·○順興·○榮川·○禮安。, 田稅, 竝作錢上納。三南稅米一石作綿布三疋半。, 大豆一石作綿布二疋半。, 三手米一石。作綿布三疋。 關東, 依此式作麻布。黃海道山郡·慶尙道嶺底, 稅米一石作錢五兩。, 田米一石作錢四兩。, 大豆一石。作錢二兩五錢。黃海道長山以北, 稅米一石作錢四兩五錢。, 田米一石作錢三兩五錢。, 大豆一石作錢一兩七錢。, 以爲錢布經費。
一年外方巫女收稅, 綿布一千二百疋零每名稅, 綿布一疋, 代錢則每疋三兩五錢, 西北巫女稅, 會錄本道, 而北關則三甲六鎭外, 己酉爲始上納, 海西巫女稅, 全數管餉會錄。, 兩南匠人收稅, 綿布三百三十疋每名稅綿布一疋, 代錢二兩三錢。, 北關貢蔘代, 五升生布三千七百九十疋上納, 竝補用經費。
항목 상세보기 원본이미지
年例歲幣都數
白上綿布一千疋, 生上綿布二千疋, 大好紙二千卷, 小好紙三千卷, 鹿皮一百令, 水獺皮三百令, 白紬二百疋, 紅紬一百疋, 綠紬一百疋, 白苧布二百疋, 五瓜龍紋席二張, 彩花席二十張, 好腰刀十柄, 粘米四十石。
항목 상세보기 원본이미지
年例節使方物都數
黃細苧布三十疋, 紅細苧布六十疋, 白細苧布一百八十疋, 黃細綿紬七十疋, 紫細綿紬一百四十疋, 白細綿紬一百二十疋, 龍紋簾席六張, 黃花席一百十五張, 滿花方席五十五張, 滿花席九十五張, 雜彩花席一百十五張, 粘六張, 厚油芚十部, 水獺皮二十令, 白綿紙四千卷, 螺鈿梳函四事。
別使方物, 不在此限。
항목 상세보기 원본이미지
年例倭國八送使禮單都數
人蔘三十斤十四兩, 豹皮十六張, 虎皮十二令, 白綿紬三十疋, 白苧布四十七疋, 白木綿六十疋, 黑麻布三十疋, 黃毛筆四百五十五柄。
通信使禮單及別差倭八送回禮單數, 不在此限。
항목 상세보기 원본이미지
年例各宮諸衙輸送都數
明禮宮所收兩西漁箭網船稅, 肅宗壬戌革罷後, 天銀三百兩銀色。, 上紬三十疋版別。, 每年自本曹輸送。初則銀二百五十兩, 紬二十疋, 因上敎添送。
內司北關奴婢貢田米, 自各其邑州倉會錄後, 依庚子實貢數肅宗朝庚子。, 四千八百十六石內, 折半自兵曹錢代下, 田米二千四百八石, 分兩等, 自本曹移送。每等, 軍監·廣倉, 折半分納內司。英宗己未, 定式。
內司北關奴婢貢田米, 州倉入上, 代役價米四百九十石一斗。, 分兩等, 自本曹直下內司貢人。
內司曾前直納兩湖田稅米一百五十石。, 太一百二十石。, 每年春, 因內司所報, 自本曹輸送。軍資監·廣興倉米太輸送。
司圃署諸嬪以下進排山蔘·吉更貢物革罷後, 其代價米, 本曹·惠廳分排, 每年輸送內司, 本曹條米。七十八石內, 閏朔則加送六石二斗五升。() ○ 米數, 一從位數多少, 隨時增減。今壬寅則諸嬪以下米五十八石, 貴人房米十石, 良娣房米五石, 奉保夫人米五石。
內司年例所送粘米內贍寺五石, 內資寺五石。, 木麥米內贍寺五石, 內資寺五石。, 赤豆內贍寺五石, 內資寺五石。, 眞荏子五石, 內贍寺。, 菉豆五石, 內贍寺。, 各有添米五升, 每年, 因本寺報狀上下。
王妃神懿·神德·元敬·昭憲·貞禧·恭惠。考妣六宮房, 四名日·四仲朔祭需中, 脯·活鷄·米六十四石。, 每年磨鍊上下。本曹有兩西元貢句管, 故此則本曹擔當。在前則奉常寺·司畜署進排矣, 肅宗癸亥, 始定式。
負氷軍價米, 自本曹·賑廳, 每年上下於氷庫, 故本曹所管各司兩西元貢及京畿田稅條貢物價磨鍊時, 每石計除五合八夕八里太常則以祭享衙門, 勿論。, 合米四十六石四斗三升七合二夕。, 每年九月, 因禮曹移文, 出給氷庫。
內氷庫運氷貰價錢, 兵·戶曹上下本曹條錢。六百十五兩。
訓鍊都監兼司僕加料, 劃送。已見上。
內贍寺所送結城米一百九石, 石城米七十七石。, 內資寺所送禮山米二百石。, 養賢庫所送藍浦米一百石, 連山米一百石, 忠州太一百石, 光州太三十石。, 禮賓所送沔川米三百石。, 年例自本曹輸送該寺該庫。
禮賓寺應役·贅役價米一百五十石, 而逢閏則加十石。, 每年七月, 內贍寺贅役價米五十石。, 每年四月, 內資寺贅役價米一百石。, 每年五月, 因各該寺所報, 以本寺米上下。
耆老所年例進上醍醐·湯煎·藥臘·藥價錢五百六十兩。, 議政府臘藥價錢一百四十七兩。, 中樞府臘藥價錢八十兩。, 宗親府臘藥價歲幣大同木五同二十疋。, 每年上下。
議政府人蔘三斤內一斤, 今戊子減。, 實二斤, 宗親府人蔘三斤內十二兩, 今戊子減。, 實二斤四兩, 中樞府人蔘一斤八兩內四兩, 今戊子減。, 實一斤四兩, 合五斤八兩, 每斤價木一同二十五疋。, 合木八同十二疋二十尺。, 以關西貢木, 年例入送江界府使之貿蔘, 上送於各該府, 其代該府以木還報本曹, 而宗親府蔘價木三同十八疋三十尺, 因傳敎永減。今上六年
항목 상세보기 원본이미지
一年經費
孝宗朝辛卯年, 度支一年所入, 米九萬九千二百七十石, 田米一萬六千四百四十石, 大豆四萬一千七百二十七石, 銀三萬九千九十三兩, 綿布十萬九千一百疋, 布五千疋。○一年用下, 米十一萬一千九百三十四石, 田米三千七百六十八石, 大豆三萬五千二百四石, 銀三萬五千九百二十七兩, 綿布十萬三千六百五十疋, 布五千疋。

顯宗朝戊申年, 度支一年所入, 米十萬三千九百六十三石, 田米一萬五千三十二石, 大豆五萬一千三百九十一石, 銀三萬二百六十二兩, 綿布八萬六千六百五十疋, 布五千疋。○一年用下, 米十一萬一百七十四石, 田米一萬五千七百十七石, 大豆四萬七千三百四十七石, 銀一萬二千二百十四兩, 綿布五萬三千七百五十疋, 布五千九百疋。

肅宗朝, 度支一年所入, 分三等爲上中下, 庚辰爲最多, 米十二萬一千六百二十一石, 田米二萬四千九百十二石, 大豆六萬二百十五石, 銀三萬九千五百十九兩, 錢八萬四千二百六十兩, 綿布八萬三千九百五十疋, 布一萬九千八百五十疋。○丁亥爲中年, 一年所入, 米十萬七千九百十四石, 田米三萬一千一百五十八石, 大豆五萬三千一百五十八石, 銀一萬七千七百三十三兩, 錢六萬六千二百六十兩, 綿布八萬七千三百五十疋, 布一萬三千五百五十疋。○癸巳爲最少年, 一年所入, 米四萬三千七百八石, 田米二萬六千九百六十九石, 大豆三萬九千九百八十石, 銀六萬六千七百八十兩, 錢八萬二千三百五十兩, 綿布六萬七千五百五十疋, 布六千五百五十疋。○一年用下, 分三等爲上中下, 壬午爲最多年, 米十二萬一千六百五十石, 田米一萬九千九十二石, 大豆五萬一千七百三十二石, 銀二萬三千一百兩, 錢八萬一千八百五十兩, 綿布十一萬五千八百疋, 布一萬四千九百疋。○甲午爲中年, 米十萬五千六石, 田米一萬五千六百八十石, 大豆四萬五千一百八十石, 銀三萬一千二百八十兩, 錢七萬三千二百兩, 綿布七萬三百五十疋, 布五千五百疋。○乙丑爲最少年, 米八萬六千二百六十石, 田米一萬六千六百三十七石, 大豆二萬六千九百十五石, 銀三萬二千七百三十五兩, 錢三萬三千九百三十五兩, 綿布五萬七千八百五十疋, 布三千四百疋。

景宗朝癸卯年, 度支一年所入, 米九萬八千五百十一石, 田米一萬四千五百九十石, 大豆六萬三千五百二十七石, 銀三萬一千一百五十六兩, 錢十一萬五千二十六兩, 綿布七萬八千九百疋, 布一萬一千五百疋。○一年用下, 米十萬六千百二十四石, 田米五千七百三十九石, 大豆六萬四千五百九十石, 銀四萬九千九十一兩, 錢十二萬六千六百七十四兩, 綿布十萬八千八百疋, 布一萬三千五百五十疋。

英宗朝, 度支一年所入, 分三等爲上中下, 庚戌爲最多年, 米十二萬七千八百七十石, 田米一萬五千二百五十石, 大豆六萬五千八十三石, 銀二萬八千三百三十二兩, 錢十七萬七千四百二十兩, 綿布八萬八千七百疋, 布八千四百五十疋。○己巳爲中年, 米十一萬三千八百四十石, 田米七千十三石, 大豆三萬六千六百五十石, 銀一萬六千五百三十兩, 錢十六萬九千七百九十兩, 綿布七萬八千七百五十疋, 布七千五百疋。○壬子爲最少年, 米六萬八千五百三十四石, 田米一萬二百石, 大豆三萬三千二十四石, 銀一萬二千九百二十二兩, 錢九萬三千八百九十兩, 綿布三萬七千六百五十疋, 布六千九百疋。○一年用下, 分三等爲上中下, 丁丑爲最多年, 米十四萬八千四十七石, 田米八千二百八十石, 大豆四萬三千五百四十石, 銀二萬四千四百二十兩, 錢二十五萬二千二百三十兩, 綿布十二萬五千四百五十疋, 布二萬三千四百疋。○辛亥爲中年, 米十二萬七千八百八十石, 田米九千九十七石, 大豆四萬四千七百二十四石, 銀四萬五千五百五十四兩, 錢十九萬八千七百九十兩, 綿布十萬七千二百疋, 布五千二百疋。○己酉爲最少年, 米十一萬八千七百六十石, 田米一萬一千四百七十石, 大豆四萬五千一百六十八石, 銀三萬六千一百四十七兩, 錢十三萬三千六百十六兩, 綿布七萬一千九百疋, 布二萬三千疋。

今上朝一歲所入·一歲用下, 分上中下, 已錄於版籍司捧下總要, 不爲疊載。
항목 상세보기 원본이미지
事實
太祖元年壬申, 大司憲閔開等疏曰, 生齒之數, 財賦之額無幾, 豈不量其出入而妄費哉? 前朝小有災異, 則不惟務事神事佛, 縻費甚多, 願自今一從儉約, 佛神不急之費, 竝皆革罷。上從之。
七年戊寅, 傳旨都堂, 命內帑錢穀布帛, 依宋朝例, 令三司量入爲出, 如有兵興臨時取者, 量宜調度。
世宗二年庚子, 本曹啓目, 繕工監所儲炭將盡, 請令州郡預納明年貢炭。上曰, 盛農之時, 不可役民, 親減內用炭數十石。
三年辛丑, 上於慶會樓東, 構別堂, 覆以茅, 務令儉素, 見戶外藁席, 問曰, 誰爲此乎? 自今非予命, 雖小物, 勿納于內。
世祖十二年丁亥, 上以經費無據, 貢賦不均, 詳定規式。
判書成俔曰, 自國初至世宗朝, 諸庫公物, 官不知檢, 闕內膳物, 政院專掌, 而御膳之餘, 食之不盡, 分送其家。如有宴會, 則禮賓設筵, 酒官進酒, 倉庫之吏, 獻伶妓纏頭之幣, 一日所用, 大抵紙數百卷, 酒數百甁, 他物稱是。朝官旅寓者, 借落庭米於倉官, 小不下數十石, 名雖落庭, 其實正穀也。借器皿於官, 借而不納官, 亦無問虛實萬端, 自世祖朝, 定六典, 成橫看之案, 雖至微之物, 皆啓稟, 然後用之。
宣祖二十九年丙申, 倭亂以後, 國用不足, 減百官祿俸, 各品皆無紬布楮貨。左議政李恒福所啓, 國初稅入四十餘萬石, 而軍士廩料四萬餘石, 祭享所用四萬餘石, 貢物亦不過此。頒祿之制, 刑曹都官正郞之祿, 四十五石, 中廟朝, 三倉舊儲, 二百三萬石, 壬辰之初, 舊儲五十餘萬石, 已縮三分之二, 卽今人口則比平時僅十分之一, 田結則不及平時全羅一道矣。
判書李晬光曰, 軍資監平時有三十萬石, 故癸巳倭賊退去後, 尙餘四五萬石, 以助軍餉, 以賑飢民。今倉穀不滿萬石, 脫有緩急, 何以濟之?
仁祖五年丁卯, 弘文館箚, 請民結收布, 以助軍需, 上不允。備局私相通諭於京外士大夫, 隨力出布, 上曰, 如有不肯者, 切勿勒定, 致有怨言。
孝宗元年庚寅, 備局啓請, 除出京衙門及五道監·兵營米布, 分給京畿·黃海道, 以備站用。都數米一萬七千一百石, 綿布四萬七百五十疋, 麻布五千五百疋, 銀七千六百兩。上又下內司米布於該曹, 使之移送常平廳, 以補民役。
肅宗八年壬戌, 大司憲李端夏上疏, 一年稅入, 折爲四分, 而計國家經費, 約之於三分之中, 不足則上自祭享·御供, 以至大內侍御·掖庭下人·百官吏隷·軍兵用下, 一切裁省, 各陵忌辰祭之染苧彩花, 旣非正禮, 亦宜革罷, 以紵民力。上命除彩花。
右議政崔錫鼎箚曰, 我國常年稅入, 不過十三萬餘石, 一年經費乃至十二萬石。宗廟百官之俸三之一, 其二爲養兵之需, 脫有災荒, 新不繼舊。今若量減兵額, 則冗食旣省, 經費自紓, 不待減供節廩, 而用有餘地矣。
二十一年乙亥, 本曹啓目, 兩倉稅米不多, 而稅太頗裕, 支計前頭用下餘太, 則趁今燻造之時, 貿錢補用, 則何如? 上曰, 依爲之。
英宗二年丙午, 右議政閔鎭遠所啓, 祖宗朝則宮人皆處板房, 而今皆居溫堗, 柴炭濫觴, 甚至販賣。且宮人·宦寺·掖隷, 比大典額數, 不啻倍蓰, 凡宮女一人一年糧饌·衣履貢物價米, 殆過百石, 近千宮人當費, 幾萬石耶。宦寺·掖隷, 雖不及宮人, 而皆受厚廩, 且給衣資, 其費甚繁。近來加出之名目, 舊各殿貢物之仍存者, 皆永除之, 宮人·宦官·掖隷, 一依大典額數, 而燕京別貿, 痛皆革除, 內司各宮, 猝難盡罷。依周禮之法, 使廟堂摠察, 而土田漁鹽柴場折受處, 計其一年, 應下外, 皆革罷之, 每朔計數, 成冊進呈廟堂, 定式外過濫者, 罪其次知內官, 則財用自裕, 而治平之道, 可庶幾也。
十六年庚申, 應敎李宗城所啓, 皇明孝宗皇帝, 嘗以經費問於戶部之臣, 對曰, 陛下試取祖宗朝歲下數, 比之今日, 則國計之不數, 可上達云。是言可爲今日之藥石矣, 自內節損, 固當待處分, 而諸上司費用之過多者, 自備局, 一竝減損, 入啓施行, 何如? 上曰, 所達是矣, 令備局, 卽爲擧行。
항목 상세보기 원본이미지
本曹封不動
英宗四十一年乙酉, 本曹舊無封不動, 綿布則自顯宗壬子爲始, 封不動二萬五千疋, 今則爲七萬九千五百疋, 銀則自肅宗壬申爲始, 封不動十七萬兩, 今則爲四萬六千七百兩, 錢則自英宗己酉爲始, 封不動五萬兩, 今則爲六萬兩。
항목 상세보기 원본이미지
京司米錢請得
事實
肅宗二十一年乙亥五月, 本曹判書李□□所啓, 今年奴婢貢已半減, 逃故身貢已蕩減, 海西別收·關東田稅, 亦皆蠲減, 合而計之, 則大小米竝五萬石·太一萬五千餘石·木六百同·細布三十餘同, 而一年應下之數, 計不下米十一萬三千餘石·銀七千一百餘兩·木一千三百餘同, 常平廳之例補經費·備局句管木在關西者, 取用何如? 領議政南九萬曰, 備局句管木平安兵營七十同, 卽三甲襦衣之資, 慈母山城一百同, 亦關防不虞之需, 皆難移給惠廳, 有當報戶曹之歲幣木九千餘同, 以常平廳時在推移, 似當矣, 上曰, 依爲之。
英宗四年戊申十月, 備堂宋寅明所啓, 因戶曹草記, 頒祿放料不足之數, 令廟堂區劃, 當以各處軍餉, 依下敎劃給, 而糧太以錢計給無妨, 故令廟堂劃給矣。上曰, 軍兵放料, 視百官頒祿尤重, 大豆以錢, 從優計給。
二十二年丙寅三月, 備局甘, 因成均館牒呈, 今當謁聖庭試, 八路儒生坌集, 泮宮例給試紙·筆墨, 無路辦備。曾在庚申, 因本館疏請, 廟堂以兵戶曹木劃送, 辛酉親行視學時, 十同劃送, 癸亥大射禮時, 五同劃送。今亦依前定奪, 卽速區劃云云。題辭, 依辛酉例, 兵·戶曹木各五同劃送。
二十四年戊辰四月, 本曹判書朴文秀所啓, 天地玄黃四品銀, 封不動六萬九千兩零, 行用二萬八千兩零, 而其中地銀一萬七千兩, 無他用處, 只以黃銀吹鍊, 贈給於勅使元禮單, 而各樣物種, 若請折銀, 則例以新下銀折給。所謂新丁銀, 同入於黃銀色目, 而卽今記付黃銀萬餘兩, 皆是雜銀, 訓局·禁御兩營·守摠兩廳及兵曹所在銀, 各一千兩貸用, 以備勅需,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今上二年戊戌十一月, 本曹判書具允鈺所啓, 昨年收租, 不過九萬六千石, 又値閏朔, 經用不足, 南漢·摠廳兩處米, 若得區劃, 則可以分給貢價·軍料矣。上曰, 依爲之。
七年癸卯十二月, 本曹判書鄭民始所啓, 收租大縮, 經費難繼, 嶺南三漕倉除留米船價條, 以舊米上下, 新米則七八千石劃得, 漕運時一體載來於餘漕船, 以爲補用之地, 何如? 惠堂徐有隣曰, 除留米名色, 卽嶺南設漕倉後, 除置田·大同本船價者, 而田稅船價, 其數尠少, 且嶺南漕倉凡節, 自惠廳擔當擧行, 漕軍之給糧·給復, 漕船之改造·新造, 莫不句管, 則戶判之看作度支穀物, 不議於臣, 如是陳達, 恐涉遽然矣。上曰, 嶺民轉運之役, 辛苦萬狀, 到今除非惟正之常供, 雖升合之穀, 決不宜加劃。所謂除留米, 勿論戶曹·惠廳, 幷勿取米, 仍以此意行會。至於換用之方, 自廟堂細詢便否於道伯, 從長稟處, 可也。
八年甲辰二月, 右議政金熤所啓, 京外公用, 輒皆請得於關西小米。今後如非朝家大經用及賙賑大政, 則勿復取用, 何如? 上曰, 甚好矣, 賴卿有是言, 西民自此庶得以支吾, 自本司, 知委京外, 關西小米請得一款, 無得輕易陳達, 可也。
九年乙巳正月, 摠戎使李昌運所啓, 本廳將士支放及軍需凡百, 專靠屯穀與餉耗矣。壬·癸兩年, 纔已停退, 而昨年給別試射賞格, 今年經勅行時公費, 無他財力, 戶曹句管關西太, 洽過十餘萬石云, 此與大小米有異。 限二萬石, 劃給臣廳, 從便拮据, 何如? 領議政徐命善曰, 關西太之請得, 未曾見之, 令摠戎使出, 與戶判相議後, 日登對稟處, 似好矣。上曰, 依爲之。
十一年丁未四月, 本曹判書李在簡所啓, 今年收租大縮, 請得惠廳米三萬石, 然後可以支用, 而垂乏之後, 取用於支放之需, 則欠縮甚多, 及今請得, 以給貢價, 則在惠廳, 便同朝三暮四, 在本曹, 利害懸殊矣。惠堂徐有隣曰, 諸道田稅, 方張上來, 先以一萬石劃送, 何如? 上曰, 令廟堂草記稟處。
항목 상세보기 원본이미지
外營米錢請得
事實
英宗二年丙午, 本曹啓目, 常平經用米十萬石·綿布七八萬疋·錢十六七萬兩, 而今年所捧, 俱爲減縮, 祿糧則取用江都米, 已爲陳達, 而錢布不足, 聞關西各庫, 有綿布二十五萬餘疋·錢三十二萬兩云, 不可不急時變通矣。上允之。先是景廟甲辰, 因本曹啓請, 取用關西補軍廳錢四萬兩, 至是又輸錢布。地部之取用關西錢布, 始此。
七年辛亥, 本曹判書金東弼所啓, 昨年修理三處, 又當國恤勅行·陵寢遷奉之役, 而今年八路凶荒, 收稅減半。今此鑄錢, 雖鑄二十萬兩, 餘利不過十萬兩, 以米計之, 僅爲二萬五千石之代, 勅行, 今當有傳訃等三四勅, 我國亦有陳慰·謝恩使, 一勅所入銀貨, 當爲七八千兩, 而前箕伯尹游別備銀一萬兩, 置諸別餉庫云, 今宜取用尹游前送錢十萬兩, 以補經費, 而朝家下送湖南, 使之貿穀, 此所謂錢作米也, 亦宜分付湖南立本錢, 先爲拮据, 何如? 上曰, 地部經費, 不可不慮, 依允。
九年癸丑三月, 本曹判書金東弼所啓, 東萊稅銀, 歲爲千餘兩, 近來漸減, 今年只是一百八兩矣。關西木四五百同, 貿蔘於江界, 下送萊府被執, 則不過期年, 可以作銀, 稟定後, 自下往復區處矣。平安監司權以鎭曰, 臣待罪東萊時, 唐貨則雖一匹花紬, 皆捧其稅, 上納稅銀, 三千兩矣。其後臣爲承宣, 見地部會計, 則銀爲二十萬兩, 後爲戶曹參判時, 只爲十四萬兩, 後又待罪於地部長席, 則僅餘四萬兩。今則幷器皿, 僅爲二萬餘兩云。貿蔘亦不容易, 臣下去後, 當以一年稅木, 推移送之矣。上曰, 接濟則在於道臣, 辦事則在於戶判, 其在相濟之道, 誠好矣。依爲之, 可也。
十年甲寅正月, 備局啓目, 平安監司權以鎭狀啓, 田稅發賣, 實是謬規, 至於江邊, 尤宜蓄餉, 切勿發賣事, 申飭戶曹, 何如? 依允。
十一年乙卯十月, 本曹判書李廷濟所啓, 地部本乏銀貨, 關西收稅米, 劃爲三分, 一分, 本道支放, 一分, 本道儲置, 一分, 貿銀取用, 永爲定式, 好矣。上曰, 戶曹當捧之稅, 置之西路者, 蓋出重邊之意, 而雖置之, 安知其不爲滲漏乎? 自備局定分數, 留置本道, 移來度支, 依此定式, 而更有所犯者, 則決勿饒貸, 可也。○同年, 本曹移文開城府, 本府關西木載運馬價, 依甲寅例, 以儲置米會減, 宜當。
十二年丙辰, 本曹判書尹□□所啓, 今年四勅之時銀錢, 皆用封不動矣。因前判書李廷濟陳達, 關西一道稅米, 每年三分一定式作銀, 下送計士矣。上曰, 只許今年, 可也。
本曹關, 取考上年稅收大小米太元數, 則三色穀合三萬四千一百十四石五斗九升內, 三分一萬一千三百七十一石六斗九升, 依此數, 毋論淸南北中山江邊, 均一分定, 以爲發賣之地宜當。
十五年己未二月, 備局啓目, 平安監司閔應洙狀稟, 京運太轉運, 出浦之貰, 量縮加升·石子·網具等雜費, 而壬子運穀時, 依二去辛亥例, 每一石出浦時, 還上米十斗分給民間, 五升則以斛上加升, 直爲減給, 九斗五升則使之添補於欠縮雜費, 待秋除耗還報事, 定奪矣。旋因道臣狀請, 江邊中山等邑, 折半還耗劃給, 而今此運太之數, 不及壬子之半, 每一石出浦還上米五斗分給, 五升則斛上加升, 依例直減, 四斗五升則待秋除耗捧上, 何如? 依允。
三十八年壬午八月, 備局甘, 平安監司牒呈, 京運米三萬石船價, 淸南則每十石一石十斗, 淸北則每十石二石式, 以會付大小米磨鍊, 沿海邑出浦時, 刷價斛上加升·石子等雜費, 何以爲之? 題辭, 旣有辛亥之例, 何可異同, 此非稅穀斛上加升, 勿爲磨鍊, 則雜費何論? 今年所納, 則除今年之耗, 明年所運, 則除明年之耗, 而就加分中擧行。
今上三年己亥十一月, 本曹判書金華鎭所啓, 關西別備錢四五萬兩, 小米一萬石許劃, 然後庶可補用矣。領議政除命善曰, 關西米誠難繼, 別備錢三萬兩劃給, 似好矣。
四年庚子七月, 金尙喆領議政。所啓, 時敏堂改建物力, 聖意不欲煩經費, 在前多有關西木錢取用之例, 別餉庫錢二萬兩·木二百同, 上送於重建都監之意, 分付該道, 惠廳米三百石·戶曹米二百石, 先令劃送,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항목 상세보기 원본이미지
맨 위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