당률소의唐律疏議

책별 상세검색
전체검색
문자입력기
검색조건
기사제목
문자입력기
기사내용
문자입력기
대상기간
일 ~
자료 범위
상세검색창 닫기

당률소의 목록



諸祖父母·父母及夫爲人所殺, 私和者, 流二千里, 期親, 徒二年半, 大功以下, 遞減一等。受財重者, 各準盜論。雖不私和, 知殺期以上親, 經三十日不告者, 各減二等。
疏議曰, 祖父母·父母及夫爲人所殺, 在法不可同天。其有忘大痛之心, 捨枕戈之義, 或有窺求財利, 便卽私和者, 流二千里。若殺期親, 私和者, 徒二年半。大功以下, 遞減一等, 謂大功, 徒二年, 小功, 徒一年半, 緦麻, 徒一年。受財重者, 各準盜論, 謂受讎家之財, 重於私和之罪, 假如緦麻私和, 合徒一年, 受財十匹, 準盜徒一年半之類。雖不私和, 知殺期以上親, 經三十日, 不告所在官司者, 各減前私和之罪二等。雖則私和罪重, 受財罪輕, 其贓本合計限, 爲數少從重, 終合沒官。發後輸財私和, 依法合重其事。如傍親爲出財私和者, 自合行求之法, 依雜律坐贓論減五等, 其贓亦合沒官。其有五服內親自相殺者, 疎殺親, 合告, 親殺疎, 不合告。親疎等者, 卑幼殺尊長, 得告, 尊長殺卑幼, 不得告, 其應相隱者, 疎殺親, 義服殺正服, 卑幼殺尊長, 亦得論告, 其不告者, 亦無罪。若殺祖父母·父母, 應償死者, 雖會赦, 仍移鄕避讎。以其與子孫爲讎, 故令移配。若子孫知而不告, 從私和及不告之法, 科之。
問曰, 監臨親屬爲部下人所殺, 因玆受財私和, 合得何罪?
答曰, 依律, 監臨之官, 知所部有犯法, 不擧劾者, 減罪人罪三等。況監臨內相殺, 被殺者, 又是本親, 一違律條, 二乖親義, 受財一匹以上, 竝是枉法之贓, 贓輕及不受財, 各得私和之罪。其間有罪重者, 各從重科。
又問, 主被人殺, 部曲·奴婢私和受財, 不告官府, 合得何罪?
答曰, 奴婢·部曲, 身繫於主。主被人殺, 侵害極深。其有受財私和, 知殺不告, 金科雖無節制, 亦須比附論刑。豈爲在律無條, 遂使獨爲僥倖? 然奴婢·部曲, 法爲主隱, 其有私和·不告, 得罪竝同子孫。

故唐律疏議 卷第十七。
맨 위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