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犯私罪, 以官當徒者, 私罪, 謂私自犯及對制詐不以實, 受請枉法之類。
疏議曰, 私罪, 謂不緣公事, 私自犯者, 雖緣公事, 意涉阿曲, 亦同私罪。對制詐不以實者, 對制雖緣公事, 方便不吐實情, 心挾隱欺, 故同私罪。受請枉法之類者, 謂受人囑請, 屈法申情, 縱不得財, 亦爲枉法。此例旣多, 故云之類也。
五品以上, 一官當徒二年, 九品以上, 一官當徒一年。
疏議曰, 九品以上官卑, 故一官當徒一年, 五品以上官尊, 故一官當徒二年。
若犯公罪者, 公罪, 謂緣公事致罪而無私·曲者。各加一年當。
疏議曰, 私·曲相須。公事與奪, 情無私·曲, 雖違法式, 是爲公坐。各加一年當者, 五品以上, 一官當徒三年, 九品以上, 一官當徒二年。
問曰, 勅制施行而違者, 亦公坐以否?
答曰, 譬如制勅施行, 不曉勅意而違者, 爲失旨。雖違勅意, 情不涉私, 亦皆爲公坐。
以官當流者, 三流同比徒四年。
疏議曰, 品官犯流, 不合直配, 旣須當·贖, 所以比徒四年。假有八品·九品官, 犯私罪流, 皆以四官當之, 無四官者, 準徒年當·贖。故云三流同比徒四年。
其有二官, 謂職事官·散官·衛官, 同爲一官, 勳官爲一官。
疏議曰, 謂職事·散官·衛官計階等者, 旣相因而得, 故同爲一官。其勳官, 從勳加授, 故別爲一官。是爲二官。若用官當徒者, 職事每階各爲一官, 勳官卽正·從, 各爲一官。
先以高者當, 若去官未敍, 亦準此。
疏議曰, 先以高者當, 謂職事等三官內, 取最高者當之。若去官未敍者, 謂以理去任及雖不以理去任, 告身不追者, 亦同。竝準上例, 先以高者當。
問曰, 律云, 若去官未敍, 亦準此。或有去官未敍之人而有事發, 或罪應官當以上或不至官當。別勅令解其官當, 敍法, 若爲處分?
答曰, 若本罪官當以上, 別條云, 以理去官與見任同。卽依以官當徒之法。用官不盡, 一年聽敍, 降先品一等, 若用官盡者, 三載聽敍, 降先品二等。若犯罪未至官當, 不追告身, 敍法, 依考解例, 期年聽敍, 不降其品。從見任解者, 敍法在獄官令。先已去任, 本罪不至解官, 奉勅解者, 依刑部式, 敍限, 同考解例。本犯, 應合官當者, 追毁告身。
次以勳官當,
疏議曰, 假有六品職事官, 兼帶勳官柱國以上, 犯私罪流, 例減一等, 合徒三年。以六品職事當徒一年, 次以柱國當徒二年之類。
問曰, 假有人任三品·四品職事, 又帶六品以下勳官, 犯罪應官當者, 用三品職事當訖, 次以何官當?
答曰, 律云, 先以高者當, 卽是職事·散官·衛官中, 取最高品當訖。次以勳官當, 卽須用六品勳官當罪, 不得復從四品職事當之。
行·守者, 各以本品當, 仍各解見任。
疏議曰, 假有從五品, 下行正六品, 犯徒二年半私罪, 例減一等, 猶徒二年, 以本階從五品官當徒二年, 仍解六品見任。其有六品散官, 守五品職事, 亦犯私罪徒二年半者, 亦用本品官當徒一年, 餘徒收贖, 解五品職事之類。
問曰, 先有正六品上散官, 上守職事五品, 或有從五品官, 下行正六品官, 犯徒當罪, 若爲追毁告身?
答曰, 律云, 行·守者, 各以本品當, 仍各解見任。其正六品上散官守五品者, 五品所守, 別無告身。旣用六品官當, 卽與守官俱奪。若五品行六品者, 以五品當罪, 直解六品職事, 其應當罪告身同階者, 悉合追毁。
若有餘罪及更犯者, 聽以歷任之官當。歷任, 謂降所不至者。
疏議曰, 若有餘罪者, 謂二官當罪之外, 仍有餘徒。或當罪雖盡, 而更犯法, 未經科斷者, 聽以歷任降所不至告身, 以次當之。
其流內官而任流外職, 犯罪以流內官當及贖徒一年者, 各解流外任。
疏議曰, 假有勳官任流外職者, 犯徒以上罪, 以勳官當之, 或犯徒用官不盡, 而贖一年徒以上者, 各解流外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