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
仁祖二十六年戊子三月, 因平安監司鄭致和狀啓, 本曹啓目, 關西火災, 延燒累千餘戶, 依狀啓除出會付米太, 以爲賑救之意, 回移, 何如? 依允。
顯宗五年甲辰七月, 因全羅監司水災狀啓, 備局啓目, 求禮·谷城·鎭安·全州四邑, 人命之壓死漂死者, 至於五十名, 家舍之漂沒者, 亦至於百餘戶。本道穀物, 參酌題給, 何如? 依允。
肅宗四十二年丙申十月, 開城留守牒報, 本府民戶二百九十餘家失火, 濟用監·掌苑署公基家舍, 亦在燒燼之中, 自上特命, 劃給米租, 限二年蠲減身役, 而公基稅錢督納, 依啓下關文, 限二年蠲減云云。備局甘, 濟用監公基十五戶稅錢八兩零, 掌苑署公基六十一戶稅錢三十七兩零, 勿捧之意, 分付該司, 捧甘施行。
英宗三年丁未四月, 左議政洪致中所啓, 平安監司洪錫輔狀啓, 平壤城內, 民家失火, 多至二百三十五戶, 曾在壬戌, 本府失火, 題給管餉米五百二十石矣。今亦以管餉米, 每戶一石分給, 各戶依丙申松都例, 身役限一年除減, 似好矣。上曰, 廟堂參酌爲之。致中曰, 淮陽亦爲失火, 至於五十二戶, 纔經乙巳大火, 又有此失火之事, 而關東則別無穀物, 田稅·大同, 請依乙巳例, 參酌蠲減, 身役, 依平壤例, 限一年除減, 何如? 上曰, 身役, 限一年, 田稅·大同, 限三分之二蕩減, 可也。
十四年戊午十月, 右議政宋寅明所啓, 今夏海西水災孔慘, 漂沒渰死甚多, 被水災田畓, 至於三千餘結之多矣。旱田雖難給災, 而亦不可無蠲恤之道, 每結詳定米減五斗, 漂沒人田畓, 竝與詳定兩稅而蕩減,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十九年癸亥正月, 領議政所啓, 江原監司趙明謙狀請, 三陟沃原倉失火, 燒燼穀四十九石零, 依例蕩減。燒餘穀三百六十石零, 以改色分給, 除耗還捧依施,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三十二年丙子, 領議政李天輔所啓, 京畿監司李宗白狀達, 楊根郡北倉失火, 千餘石穀物, 盡爲灰燼, 燒火穀蕩減, 燼餘穀, 待秋改色, 而焦黑者, 折半減捧, 堇辨名色者, 減三分之二事, 令廟堂稟處矣, 依施何如? 上曰, 依爲之。
三十六年庚辰八月, 兵曹判書所啓, 濟州漂海民人等, 漂到日本長碕島, 由對馬島來, 而自本州離發時, 所載公物, 及解由債之屬, 一竝漂失, 若還本州必爲督徵, 萬死生還之餘, 反以不死海中爲恨云, 誠爲可矜, 自朝家從便蕩減, 好矣。上曰雖非耽羅, 其在顧恤之道, 固宜如此, 況耽羅乎, 一倂蕩減, 可也。
四十三年戊子正月, 本曹啓目, 濟州牧使安杓狀啓, 大靜縣奉常寺·尙衣院·司宰監·內贍寺·內需司·工曹·戶曹·濟安大君房所納奴婢身貢, 及移轉米三百四十八石十二斗六升價甘藿·凉臺, 裝載於沙工文百石船隻, 移轉米四百八十四石四斗八升五合價湯巾·驄帽·凉臺·木梳·畫梳·甘藿等物, 裝載於沙工趙才昌船隻, 去九月初四日點放後, 東北風大作, 旣無止泊處, 如非漂到異國, 必是大洋渰死之致。自前如此之時, 所載物種, 連有蕩減之例, 上裁何如? 依粘連施行。○四月, 本曹判書鄭弘淳所啓, 濟州船漂風者, 不但今番, 辛巳有漂到中國者, 壬午有漂到日本者, 俱爲生還, 又有全船敗沒二隻, 或是載凉臺甘藿出來者, 或是載米入去者, 而通計米一千一百五十石零矣, 其時道臣, 俱有狀聞, 而獨凉藿及米, 未卽蕩減, 自羅鋪, 連爲催督於濟州, 有此論報惠廳, 似有蕩減之典, 故敢達。 上曰, 此則當爲蕩減, 依爲之。
今上六年壬寅五月, 惠堂鄭民始所啓, 西原稅船, 中路遇風, 幾乎覆敗, 騎船監官, 救船蒼黃之中, 獨被渰沒之患, 亦可謂死於王事, 元恤典外, 別加軫恤, 何如? 上曰, 元恤典外, 米一石題給。
同年八月, 本曹判書金華鎭所啓, 各道渰囕燒死之類, 雖一邑一名, 必續續啓聞, 極爲煩屑。原春道則每於月終, 收聚各邑, 合爲一啓, 此後一依原營例, 月終都修啓, 至於恤典, 旣有應行之規, 先爲分給, 追請會減, 定式施行。且各邑民戶之水火被災者, 雖數間附舍空廊, 渾請恤典, 恐非綜核之政, 從實摘奸, 修報營門, 俾無濫雜事申飭,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同年七月, 賑恤廳啓曰, 以漢城府良人文泰允妻金召史一胎生三男單子, 有詳考諸道米石題給之例, 令該廳擧行, 仍令定式事, 命下矣。在前金浦有一胎生三男, 以戶曹會付米三石上下, 今亦依此例題給, 何如? 依允。
八年甲辰正月, 領議政徐命善所啓, 過歲未婚之類, 每於歲首, 飭令成婚, 此是代天理物導迎和氣之一端也。見今陽德載昭, 行及于歸之時, 知委京外, 年過三十, 未得婚娶者, 使之自官助需, 資裝成禮, 其年歲·居住·姓名及助給物種, 使之修成冊報形止事, 分付,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十年丙午四月, 賑廳堂上徐有隣所啓, 昨日筵中, 以江村失火民人奠接事, 過勤聖慮, 至及於家材之從長覓給, 而辦得無路矣。卽聞前戶判之言, 則戶曹收稅所, 有收稅雜木三千七百餘介。昨伏見傳敎之後, 仰體恤民之至意, 欲爲陳達而未果云。材木雖甚不足, 而抄出貧窮者, 酌量分給, 何如? 上曰, 前戶判之體予恤民之意, 以收稅木, 要令登筵指陳, 極爲嘉尙, 卽令戶郞眼同分給後,木物數爻·分給形止, 開錄狀聞事, 御史處一體下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