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 同年, 靈巖人金日東毆踢孫召史致死。因道臣徐有隣稟啓, 本曹判書徐浩修回啓, 檢驗屍體, 陰胞脫出, 是十日內, 必死之證, 孫召史第八日致命, 果符法文。當初張召史以大隱阿只夢中行奸之說, 出自孫召史, 率其女與壻, 竝力捽曳, 足踢膝拶, 納穢口中, 終至殺越, 則張召史卽此獄之嚆矢, 金日東卽此獄之元犯。大抵三人竝力毆打, 而日東獨是健男, 則下手之兇毒, 必在日東, 不在張女。而老姦之張女忽生代壻捨命之計, 自當首犯, 隱然歸日東於解紛之地, 獄情由是疑亂。張女竟至刑斃, 而日東自初爲正犯, 則固不可以張女徑斃有所傅生。一人之死, 兩人償命, 殊非刑政之平允, 張女旣死之後, 日東次律之論, 亦或有審克之道。而獄體至重, 不敢擅便。上裁。判付內, 孫召史之致斃, 傷處狼藉, 殺死丁寧, 而但共力同毆者, 卽日東也, 日東之妻母張召史也, 日東之妻金召史也。三人合勢, 或踢或捽, 竟至於殞命。惟其爲首爲從, 雖難辨別, 而檢官只憑屍親請治日東之言, 以日東爲正犯者, 未知其的當。卿曹回啓中, 以日東謂以健男, 下手凶毒, 必在日東爲說, 至以張女之首實, 歸之於代壻捨命之計者, 何其寬於張女而酷於日東?蓋其張女之當爲元犯, 其端不一。觀於自服之招, 可知其不能自掩。今張召史徑斃之後, 無論首犯之在於日東與張女·金女, 一獄豈有兩人償命之事乎。當此疏鬱之時, 宜施酌決之典。減死定配。